【健康科普】慢性便秘,生活习惯改变很重要!

作者:胃肠外科 李天生日期: 2023-03-31

       什么是便秘: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、粪便干结和(或)排便困难。排便次数较少是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。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、排出困难、排便不尽感、排便费时需手法辅助排便。慢性便秘的病程≥6个月。
 
       慢性便秘的病因及分类:慢性便秘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水少、缺乏活动、膳食纤维摄入减少、排便延迟等导致,可由阿片类药物、非甾体类消炎药、抗抑郁药物等药物治疗后引起,也可继发于巨结肠、结肠冗长、结直肠肿瘤、神经系统疾病等器质性疾病。但有更大比例的慢性便秘患者没有明显的病因,我们称之为功能性便秘。功能性便秘又细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(结肠传输功能障碍)、出口梗阻型便秘(粪便排出功能障碍)及二者的混合型(结肠慢传输及粪便排出障碍并存)。二者可互为诱因和互相促进疾病进展。
 
       便秘的危害:长期慢性便秘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,致病菌增加,益生菌减少,从而增加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;可导致肠粘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受损,从而增加细菌和毒素入血的机率,使机体全身器官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;还可导致厌食、营养不良等,诱发脑卒中、高血压、社交障碍、失眠、焦虑和抑郁症等;严重的便秘还可导致继发性巨结肠、粪石性肠梗阻、消化道穿孔等从而危及生命。
       便秘的治疗:慢性便秘患者应完善肠镜、结肠造影等检查排除肠道的器质性病变,积极寻找、祛除病因,纠正便秘的诱发因素。对于原因不明明确的功能性便秘,可采用三阶梯治疗方案。
       1.生活习惯调节:多饮水(晨起空腹喝1杯温开水,每天饮水量2000ml左右),多运动(每天快步走至少2小时),多食粗粮(玉米、燕麦等)、新鲜水果、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(芹菜、韭菜等),避免辛辣、刺激饮食,忌嗜烟酒,同时保持作息规律;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:每天定时入厕1-2次,早餐后30分钟因胃结肠反射,是排便最佳时期,也可根据个人排便习惯自行调整。如无便意,起初可应用开塞露纳肛诱导排便(10-15天),每次排便5-10分钟(无论排便量多少及有无排便不尽感),避免久坐、久蹲用力排便(会加重盆底功能紊乱),建立排便的生物钟。
       2.药物治疗:若生活习惯改善治疗效果不佳,可加用益生菌、膳食纤维制品。生活饮食习惯调整、排便习惯养成配合药物调节肠道菌群治疗1-3月,排便困难多可有所改善。便秘改善不佳者,可加用缓泻药物通便治疗。应避免长期服用强长期服用强刺激性泻剂,如果导(酚酞)片、番泻叶、芦荟胶囊及含大黄、芒硝的方剂(中药制剂),应首选乳果糖、聚乙二醇等不良反应小的药物,药量以达到通便效果为宜。
       3.上述治疗后仍不能改善排便困难,且排便周期超过3-5天者需至当地医院行灌肠治疗或自购结肠水疗仪在家灌肠辅助排便,避免粪石性肠梗阻发生;同时积极来院就诊,全面评估(完善钡灌肠、排粪造影、结肠运输试验、全消化道钡餐、腹部CT等)后可考虑生物反馈治疗、手术等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