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文章 首页 > 健康科普 > 科普文章 【健康科普】乙肝母婴传播不用怕,十问十答守护宝宝健康! 作者:日期: 2023-05-17 乙肝,即乙型肝炎,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引起的疾病,它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影响新生儿的健康。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知识,以下是我们精心准备的10问10答科普指南。10问10答科普指南01什么是乙肝母婴传播?乙肝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,在妊娠、分娩等过程中,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,导致婴儿感染乙肝病毒。02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?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宫内感染和产时感染。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通过血液循环感染乙肝病毒;产时感染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,新生儿接触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、羊水或阴道分泌物。03孕妇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?孕妇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包括:在孕期定期进行肝功能和HBV DNA定量检测,根据病毒载量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;在分娩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和卫生;产后及时为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。04新生儿如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?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、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,共注射3次。对于HBs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,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。05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?乙肝免疫球蛋白含有高浓度的抗-HBs,可以迅速中和进入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,起到被动免疫保护的作用。它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,可以进一步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。06孕妇在抗病毒治疗期间怀孕怎么办?如果孕妇在抗病毒治疗期间怀孕,应根据具体情况与医生沟通,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继续治疗。一般来说,若口服TDF或TAF等抗病毒药物,可以继续治疗;若口服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,建议更换为TDF或TAF治疗。07孕妇在孕期出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怎么办?孕妇在孕期出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时,应及时就医并排除其他因素。若确诊为乙肝感染且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,应启动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。08乙肝妈妈能否母乳喂养?乙肝妈妈所生婴儿在接受联合免疫后,可以母乳喂养。09如何评估乙肝母婴阻断的效果?乙肝母婴阻断的效果可以通过检测新生儿静脉血中的HBsAg来评估。一般来说,在完成全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1~2个月进行检测,若结果为阴性,则表明阻断成功。10有哪些因素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?增加乙肝母婴传播风险的因素包括:孕产妇乙肝病毒载量高(HBV DNA水平≥2×105IU/ml)、孕产妇HBeAg阳性、乙肝高病毒载量和/或e抗原阳性者未接受治疗,以及儿童未及时接受联合免疫(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)。 通过了解这些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知识,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健康,降低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。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机构。 转自河南妇幼健康